
选择一个好的伙伴
为他们的热爱 更为你自己的成功
如果你已经知道要做什么样的设计,那你只需要找一个美工帮你画出你想要的图形就可以了,完全没有必要再去花大量的金钱去找好的设计公司。现在的设计公司鱼龙混杂,设计思想各抒己见。当你需要做一个设计的时候要考虑清楚;是想做一个设计呢?还是要模仿你印象里的那个图案呢?如果你是后者,也许您应该事先画好这个图形,让设计师照葫芦画瓢就可以了。设计本身就是一个多选题,如果你看过奥运会竞标获奖的作品就会发现,每一个作品都很优秀,都可以作为奥运会的标志,选或者不选只是因为部分原因。选设计你就必须先学会舍得,如果你什么都想要,最后得到的什么都不是;贪婪的人往往金子垃圾一起捡,到最后发现自己得到的都是垃圾。因为垃圾堆里是没有金子的。在标志里面的金子是什么呢?在我看来是一些与企业气质相符的创意理念。垃圾是什么呢?这里我要纠正一些人的错误观点;很多人都看过很多优秀的设计作品,但是他们从来没去关注过哪些作品是怎么诞生的。所以他们只想要那种气质的东西,但是忽略了哪些东西与你的企业没有丝毫关系。你的企业是不是也有属于自己的气质呢?而设计师恰恰是用了大量时间来调查、归纳、总结,之后得出了一个创意源点,这种注重理念的设计才是你最需要的。一切设计不是围绕着你的审美,而是围绕着这个设计结果要解决的问题。设计的价值往往就体现在创造之上。如果只需要去模仿,去复制,去抄袭那设计永远都不能进步,价值也无从谈起。
大家都知道四不像,如果你想要这个也想要那个,相信你得到的就是一个四不像,设计是跟企业气质息息相关,你想要的是一个美女,你就不能要求她气质像个爷们。我相信这样说应该不过分,你说的每句话都将影响着品牌基因。对待设计还是应该理性一些,不要现学现卖;你临时看到一个设计很漂亮就要求设计师做这样的,那样你的钱花的将毫无意义。
对于设计的选择,更多的应该注重一个设计产生的过程。相信好的设计公司一定是围绕企业未来价值去研究,而不是仅仅为了解决今天形象识别的问题。面对这个问题你只要看清一点,这个设计满足了现在还是未来。因为设计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提炼,绝不仅仅是图形的设计。
设计师在未来一定是一个重要角色,这个讲究速度传播的年代,吸引眼球的东西已经不在是那么重要,更多的是如何成为精神领袖;商业是复杂和快速的过程;品牌是简单而缓慢的成长,这两者看上去很矛盾,其实不然;商业是有游戏规则的,是人为的,而品牌是你的孩子,孩子在不同的阶段的游戏伴随下慢慢成长,最终成为一个精神领袖;而你扮演的角色就是制定游戏规则和优化生长环境,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茫茫人海总有一批人不满足现状,不愿成为一个普通人;也就是这样一批人推动着社会和专业领域的进步。没有他们相信我们还生活在原始社会,遇到这样的人我们总是很兴奋,因为我们至少有一点相同,我们都是为了自己的梦想准备奋斗终生,我们也乐于全力以赴为他们锦上添花,因为作为设计师的意义就是为他们的成功增光添彩。
在这个高效率的社会,很多事情都不会事先跟你打招呼,所以你想成功就必须不停的寻找和改变着;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曾说:“没有人能够左右变化,惟有走在变化之前。”相信这些都将转变为成功道路的垫脚石。
对于我们来说;设计就是质朴的生活,你一定要选择一个倡导热爱生活的设计公司。他们选择做设计是因为他们追求那种提升他人价值的成就感;他们乐于做这样的事情,也乐于继续这样的生活。尊重设计你会得到更多属于自己的东西。
你的价值在哪里
谈到设计师的价值,很多曾经心存梦想的年轻人伤痕累累。这里到底存在哪些问题?我们还心存设计师梦想的年轻人应该如何去做?在我看来,设计师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学习过程,你要学会做一个“闲人”。设计本身讲求深层次的思想共鸣,设计的作品需要传播载体,这个载体并不是潜意识的一张海报,一个宣传片;这里的载体,指的是思想的一种载体,比如80后的载体可能是某一个明星(这里只是举例子),通过这个载体会在特定的受众群体里面达到特定的商业目的。不过,随着人们欣赏水平的提升和商业模式越来越透明,更深层次的满足变得越来越重要。星巴克的成功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一切与咖啡无关,但是一切围绕着咖啡。社会的进步需要的是融合与创新,很多人的思想总是停留在模仿与学习的框框内,如果这样,那就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设计师的成就感是一切设计的动力源泉,为了达到目的,设计师会整夜沉浸在思考之中,也会在喝茶之余看到的一块茶渍的图案萌生灵感。这就是设计师的生活,一点一滴都会成为他们思考的对象,他们眼中的设计就是来自生活的点滴改变欲望。不停的寻找,不停的改变,不停的创造生活之外,又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潜在价值。
很多人在电脑前坐了几年后还在问;什么是设计师?设计师应该干什么?我发誓下辈子再也不做设计了…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目前设计行业的惨状,很多人对设计的误解至深如同小时候爸妈说你是从高粱地里捡到的那句话;那段时间你总是出没于大片的高粱地,因为想寻找不属于高粱地的证据,或者你真的信了,一直还想再有个弟弟或妹妹。就是这个误解让设计得不到一个可以生存的平台,都开始了工厂式的发展,客户想要什么样的就生产什么样的,有些干脆省去了设计环节。这样的发展怎么能促进行业进步呢,那样才是最可悲的。捷径虽然快,但是机会膨胀总会带来混乱,未来发展并不一定看你的产业有多大,覆盖面有多广;而更多的倾向于深度与精度。之前,人们已经习惯了路边的豆浆油条,而现在这个豆浆油条已经被搬进了连锁店,就现在的价值您会觉得有多大呢?商业需要的是一个不断创新的适应模式,这种适应模式往往都是在激烈竞争中建造的。人和动物不一样,生而就有优秀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人很少,人必须依赖学习能力去构建一个适应自己又令他人满意的适应模式,并不断地修改自己的行为使之符合新的情景需要。经济危机也许就是对这个模式最好的验证,保守、模仿与复制的往往经不起考验。随着大环境的改变,您必须重新规划未来,出路永远都留给寻找者,也就是这些不断寻找、尝试、改变的人慢慢建立了自己的适应模式,建立了新标准。这应该就“是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这句话的来源吧。
说到设计师的人生价值,我自认为就是助人成功,让设计产生价值。当设计师兴奋的告诉您:“这个大公司的形象是我们设计的,当时他们还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作坊;”我相信这一刻的设计师是最幸福的。这些幸福促使设计师更加努力的研究与创新,不断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佳作。如果您是一支潜力股,助您成功就是设计师最大的人生价值。
培养你的左膀右臂
相信每个企业家都是聪明人,都善用人才,特别是自己不专业的领域,他们往往都是压榨,而不是操纵。很多好的设计都诞生于赢得信誉和财富的壮志雄心和超常精力之上。那些有特殊精力和胆识去开创事业的人一定有特殊的才能,相信阅人无数的企业家们都可以嗅得到,您需要的并不是让您眼花缭乱的设备,更多的是与企业有关的创意点子,创意点子是一个设计公司动力的源泉,利用好一个朝气蓬勃的公司定会受益无穷。
是不是好的设计公司一定是客户给出答案,时隔不久就会诞生一家大公司,什么让他们脱颖而出,有几点是肯定的,他们有雄心壮志,吃苦耐劳,充满活力。他们像狼一样掠夺地盘,每一仗都要打的漂亮。这些就是他们能够快速成为卓越的理由。
一个新的公司度过成活期是多么困难,相信已经成功或者接近成功的企业家再回想当年那些困难场景都还历历在目,一定记得最初给你机会的人,一定记得当时是多么卖力的抓住这次机会,就是这样一次一次的努力后,建立起了坚不可摧的城墙,相信当时你一定是每个给你机会的人的左膀右臂。相信给你机会的人一定得到了属于自己的惊喜。
走在临沂的五金市场
生意越做越大,问题越来越多,这是生态系统的潜规则;今天我认真做了调研,在本土的五金市场可谓红遍大江南北,很多企业都建立了比较成熟完善的运营模式,销售渠道更是铺遍全国,甚至远渡国外。
有一句话说的好,你不成功有人会成功。之前给几个做工具的客户想名字,真是深有感触,说句不好听的话:那就是硬生生的窃取胜利果实。其实这没让他们吃的很饱,最多只是在苹果树上摘了几个烂苹果。并不一定很好吃,也并不见得吃的光彩,总是背着个“仿”字,永远不会有大出息。这些说法绝不是针对人,而是针对这个行业。虽然有些话的说法有些难听,但是总比五年后再后悔一次来的实在。
找一个自己喜欢吃的果树种子,种一棵自己的果树。选对行业就是选对种子,在未来并不在于你的果园的规模多么大,而是你的果树生出来的果子多么受欢迎,也许你一年只有一百斤的产量,但是一百斤的价值足以让你吃饱三年。有些老板还在不断的注册商标,现在满大街的都是著名商标,谁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与其花钱注册十个商标到不如下功夫做好一个品牌,做一个好品牌,首先就是要实在,实打实的做产品,好产品是客户评价出来的,并不是自己叫卖出来的,客户的回头率决定了品牌原始基因,既然再次找过来说明对产品是有好印象,这才是真正的品牌基因。
找一块适合这棵果树的土地。建立创新模式就是品牌的根基,你的模式影响你的未来,品牌并不是一口气做出来的,很多果树聚集在一起才叫果园。当你只有一棵树的时候是你最难受的时候,创业之初,没有资金,你要问亲戚朋友借,没有核心技术你要钻研学习,没有创新的盈利模式你需要耐心建造。也就是在小规模的时候你可以有很好的掌控力,你可以把东西做的很好很精致,卖脸盆的总是在地上猛摔以显示他的产品质量,对自己产品自信是最基本的道德底线,也是品牌的入场门票。就像美女帅哥一样,大家都需要的东西回头率才高嘛。
找到喜欢吃水果的人。你要知道你的东西谁在用,如何到达他们手里是值得考虑的,你是摆地摊还是进超市?这你就要非常明白你是卖给谁?摆地摊买萝卜的都知道拿着一个水瓶,经常洒洒水保持新鲜好看,促进食欲。这就是所谓的同行无同利。新鲜好看有食欲,这就是终端形象塑造。你产品质量过硬还要在视觉上传达出来,如产品的色彩搭配、包装风格、店面形象等等。
不断的改良品种。一个品牌的延续离不开创新,建立自己的创新机制是先人一步的聪明者,有钱之后的人往往迷失了自己,恰恰最后带给这些人从零开始的动力的就是探索,探索如何促进这个行业的进步才是品牌真正该做的。回头想想假如没有你的五金行业,是不是有很多很多的东西留给了下一代五金人,是不是留给了这个行业一个坚实的臂膀。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